放过自己,允许一切发生:不比较,轻松而坚定地活

【法】萨维里奥·托马塞拉

如果我们做某件事是为了取悦他人、追随大众潮流或遵从世俗的观念,那我们根本不会有内在的动力,即缺乏“内在驱动”。无论在开始时我们是多么努力,乃至竭尽全力,我们也坚持不了太久,很容易放弃。我们也无法实现真正的个人发展,感受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克莱奥继续说道:“我非常需要他人的建议。当我谈及‘他人’这个概念时,首先指的就是我的父母,其次是我的挚友,还可能是与我萍水相逢的人。我喜欢征求大家的意见,但就是因为采纳了过多的意见,导致我最后做决定时更加迷茫!”

她所说的这种情况更多地发生在爱情或友情方面,因为在工作中,她感受到了足够的自由,可以去选择她想要的东西。采纳过多意见的风险在于,不知道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尤其是如果过度谨慎,则会造成拖延,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比如不能当机立断地否定不适合的事情。容易受他人影响的人通常会过度谨慎。

罗莎坦言:“不能否认的一点是,我特别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直到今天我才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我现在非常小心谨慎,避免做出那些以后会让自己感到后悔的、不适合自己的决定。于我而言,特别令我为难的一点在于,我母亲知道我做出这样的决定后,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反应,我根本不敢面对她。这常常令我不断进行自我审查和反思:只要母亲不赞成,我就不会去做这件事。当然,也可能是我想错了,母亲会赞成这件事,但是我怎么能知道呢?”

自我压抑中最明显、最严重的方式之一就是自我审查,这种方式会让人们退缩,变得胆小,不敢尝试新事物,无法迈出第一步。此外,有些人掌握了“浅尝辄止”这种技巧:对于手头上正在做的事,他们保持着旁观者的态度,不肯下功夫钻研,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同时用“我就知道这行不通”的说法来安慰自己。这就好像我们做事情时有所保留,不去全力以赴是理所应当的!

“我不会因为做决定时听从他人的意见感到内疚,但我厌恶这些决定,因为我会有种中了圈套的感觉,我会认为是他人把意见强加于我,就会不由自主地对他们产生怨恨。”

我们征求他人的意见,然后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选择。这是因为四周的声音太过嘈杂,导致我们不再能专注于聆听自己的声音,跟随自己的感受和直觉,听从它们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所以,我们责怪别人的同时会更加自责。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start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