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自己,允许一切发生:不比较,轻松而坚定地活

【法】萨维里奥·托马塞拉

我们都会经历从儿童,到青少年,再到成年人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被群体观念禁锢,承受着一些主流思想带给我们的精神负担。因此我希望我们能够与他人开展一些合作,创造双赢的人际关系,促进我们的人际交往向自由、对等、公平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在人际关系中将不再出现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和支配。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基于明确的互惠互利原则和双方共同的决策。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会希望能与他人一起,为创造一个更人性化的世界做出贡献。

我们与他人开展合作的方式很简单,主要是通过信息自由和表达自由这两种方式。实际上,这两种方式已经存在于我们和他人的人际交往中。玛丽安娜回忆道:“我正在尝试改变自己的一些消费方式。我也会设法搜集各种信息、与他人交换意见和探讨问题。”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经常会快速做出判断,我们会批判他人并对他人的言行做出错误的解释。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彻底误会别人,搞错了他们的意图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此做法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我们剥夺了他人与我们合作的机会。

布兰丁认为懂得尊重别人是一种智慧,她表示:“我尽量不评判任何人,我会试着沟通,让人们对自己的观点做出解释,以免从他们的行为中仓促得出结论。我希望尽一切努力对他人展现出仁慈、耐心、宽容和理解,我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在必要的时候道歉。”

我们也能保持像布兰丁这样的良好的态度吗?更准确地说,难道我们没有发过脾气、闹过别扭、为了坚持自己的立场而让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吗?打造富有创造性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我们接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承认他人与我们的不同,学会有效倾听,缓和紧张的关系。

玛蒂尔达承认:“我会去倾听别人,我认为这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首先应该去做的事。在我们快节奏的生活中,手机无时无刻不在弹出各种各样的通知消息来干扰我们。因此我认为,我最大的美德就是有意识地去屏蔽这些消息并能够真正倾听他人。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倾听彼此,世界定将因此而变得更美好!”

根据玛蒂尔达的观点,我们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学会倾听真的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不止我一个人这样认为。

克莱奥也这样认为,她说道:“我试图去真正倾听周围人的声音,并考虑他们的感受和情绪。我尝试去同情他人,即使是那些给我带来痛苦或者我不太喜欢的人。我相信世界会因此而变得更加人性化,我们能够尽可能专心致志地做自己。在我的实际工作中,我总是尽我所能地让自己不要成为一台机器,对遇见的所有人保持基本的尊重。我把发言的机会交给他们,自己则付出时间把事情做好。我会倾听学生的想法,每次上课前我都会问他们过得如何。我很幸运,因为今年他们总是会给我正向的反馈,告诉我他们感觉很不错,即使是远程授课他们也听得进去!这真的使我发自内心地微笑,我希望自己能够做一名好的倾听者。”

事实上,我们在专心致志倾听他人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善意,这种善意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形成一个富有人情味的良性循环,他人也会给予我们正向反馈。

罗莎证实道:“我微笑着向遇见的人们打招呼。我试图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出耐心和善良。当我面对一种剑拔弩张的局面时,我会尝试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我会祈祷,会尽可能多地关注周围的人以及他们的感受,试图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方式。我努力瞪大眼睛,寻找周围美丽的事物。简而言之,我只是在尝试让自己的言行更富有人情味。因为我认为,每个人彰显出的人性能够且必然会造就一个全新的、更美好的世界。如果个人不愿从自身开始做出改变,那么更伟大的事业将永远不会成功。”

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是我们人生中最伟大的目标。毫无疑问,在每一次与他人的相遇中,我们由于志趋善良而有所成就,也培养出了自身的创造力,变得更具有人情味。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够开创一个新世界。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start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