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习惯与他人做比较,很难接受自己平凡普通、籍籍无名、没有头衔或荣誉傍身。
当然,我们要在这里探讨的问题并不是如何弱化心理治疗的重要意义,恰恰相反,心理治疗可以抚平我们内心的创伤,减轻我们的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我们关注的问题只是如何将自己从社会束缚的重压中解放出来,让自己能够独自承担和应对一切,勇于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不一定能认识到自身具备的强大“心理韧性”,在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时,也不会用到这个词来描述自己应对风险的能力。
克莱奥表示:“老实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我可以很好地处理各种情况。尽管分手、失业会令我感到心烦意乱,但我仍然保持微笑,对生活充满希望,这是我前进的动力。”
如果不是被命运打击得一蹶不振,即使偶尔会变得脆弱,我们也能感受到内心强烈涌动的生命力,得益于这股力量,我们能够继续生活下去并成功渡过难关。这种生命力也可以引导我们帮助其他遭遇不幸或沉浸在悲伤中的人们。然而,尽管我们拥有美好的品德和丰富的资源,但在经历了磨难和痛苦后,想要重整旗鼓谈何容易。
玛蒂尔达说道:“我的直觉很准,能感受到悲剧或冲突的发生,我会因此而感到悲伤或脆弱。在这种情况下,我更能依照自己的情绪,做出相应的行动。据我的亲朋好友说,我有极强的组织意识,做决定对我来说不算难事,所以当面对不幸、疾病或死亡时,我常常能为身边人提供很大帮助。可唯独在爱情上,失恋会让我感觉到自己没有办法重新振作起来,甚至产生极端的想法,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在爱情上做不到全身而退。最终,我越是避免让自己陷入悲伤,就越会感到痛苦。总体来说,妨碍我重新振作恢复的原因是失恋的打击来得太突然,而我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对大部分患者而言,他们缺乏心理韧性而无法重新振作起来,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 过度的情感投入;
• 诸如悲伤之类的负面情绪排山倒海般袭来,令他们根本无法承受;
• 遭受过于残酷的打击,例如被告知分手或有人失踪之类的坏消息。
我们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越差,我们受到的影响就越大,我们表现出的心理韧性就越弱,会出现适应反应
,尤其是在社交活动中。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我们无法提升自己的心理韧性,我们需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心理治疗,改变一些适应不良、与情境不相适宜、功能失调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