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自己,允许一切发生:不比较,轻松而坚定地活

【法】萨维里奥·托马塞拉

以下是学会情绪管理的三个阶段:

1.学会感知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建立联系;

2.学会辨别和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

3.学会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命名,然后将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

事实上,我们会发现,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之上的。从幼儿园时期开始,我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就应当在家庭和学校中被逐步培养起来。

玛丽安娜解释道:“我很容易就能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我能感受到自己与它们的联系十分密切。我可以很好地辨别出它们,我的成长环境对我的这些情绪和感受的接纳度很高。在我的孩提时期,我的父母就开始从事心理治疗方面的工作,我经常和他们聊天、沟通。因此,大多数时候我都很难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宣泄情绪对我而言很容易。”

然而,我们主动表达出的情绪并不会轻易被他人接受。

“有时我会责怪自己的情绪突然出现,不分时间、不分场合。有一些情绪我很容易去表达,有一些却很难。悲伤和快乐是我能够相对自如地表达出来的情绪。同样,我也很容易表达出对某个人的好感或询问他对我是否有好感。”

即使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看起来似乎是件很容易的事,我们也通常会在将它们表达出来之后感到不安,这会导致我们不愿过多暴露自己的内心,尤其是面对不太亲近的人或是不够友善的听众时。因此玛蒂尔达意识到,她不愿意透露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感受,比如愤怒或羞耻 关于羞耻的内容请参阅后文。。她不敢展现真实的自己,因为这会令她深感无助和脆弱。

“对我来说,表达爱、认可、感激等有价值的情感同样很困难,甚至比表达负面情绪更难。当我表现出这些情感时,我会感到脆弱,还会有亏欠感。我认为,要想在情感表达上有所提高,除了在坚持自我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我们还需要有能够理解自己、宽容仁厚的人的陪伴,因为那些‘有毒’的人带给我们的痛苦远多于欢乐,他们带给我们的负能量会导致我们像牡蛎一样把自己关闭在壳中。”

那么,当我们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时,会觉得“亏欠”他人吗?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也面临着它们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从亲密关系中,我们能够看清自己的内心,明确自己的需求以及渴望;我们也认识到了自身的弱点,明白了自己在他人眼中看起来是多么脆弱。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如果我们将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那么我们的弱点就会无处遁形,并且他人会以此作为要挟,随意摆布我们。当我们面对着那些怀揣恶意、想要控制别人、厚颜无耻的人时,这种情况确实会发生。当然,我们的大脑中会留存着这段记忆,我们会记得他们曾对我们表现出的恶意。于是,这段记忆会促使我们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有时甚至会使我们过度警觉。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创造一种充满关怀的氛围。这种氛围也有利于我们培养真正的同理心,促使每个人都能轻松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start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