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音乐史上第一位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里克的一生。
安东尼娅·布里克于1902年在荷兰鹿特丹出生,6岁时随父母定居于美国加利福尼亚。1919年,怀着没能成为一名钢琴演奏家的遗憾,她进入美国加州大学学习。读书期间,她靠在旧金山歌剧院为主任保罗·斯坦多夫做助理养活自己,同时也协助筹办了几场音乐会。
1927年,由于想成为一名指挥家,尽管众说纷纭,她还是毅然决然地进入了柏林音乐学院。当时担任汉堡爱乐乐团指挥的卡尔·穆克,是她的老师之一,在他的帮助下,安东尼娅·布克里成了拜罗伊特市的一名辅导教师。1930年,作为首位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里克第一次作为柏林爱乐乐团的指挥亮相,乐评人认为她“比一些男性指挥家更具备专业能力、智慧和音乐性”。同年,她又为洛杉矶爱乐乐团指挥。尽管她能力突出又拼尽全力,她还是没能成为任何一个世界级乐团的常任指挥,获得自己梦寐以求的职位。
安东尼娅·布里克在波兰和巴尔干地区进行了一次精彩纷呈的巡回演出后,搬到了纽约居住,1933年她首次担任了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但是没有任何乐团同意任命她为音乐总监,所以她决定成立属于自己的女子交响乐团,自1935年起至1939年,她在该乐团担任指挥。1940年前后,她搬到了丹佛,这段时间她主要从事教学和客座指挥工作。时间到了1947年,这时她成为丹佛商人管弦乐团的指挥,后来这个乐团更名为布里克交响乐团。在此期间,她一直承担着乐队指挥这一职务,直至1985年退休。
安东尼娅·布里克的一生被玛丽亚·彼特斯搬到了大荧幕上。在这部写实的电影中,这位荷兰导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安东尼娅·布里克选择这条艺术家的人生道路有多么艰难,展示了她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刁难、拼尽全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以及女性在职业生涯中背负的社会成见和套在心中的层层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