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自己,允许一切发生:不比较,轻松而坚定地活

【法】萨维里奥·托马塞拉

凡事都想要尽力做到最好会阻碍我们的成长。因为害怕结果不完美,我们会犹豫要不要开始做一件事,其结果是我们会丧失实现目标、获得成功的动力和主观能动性。日常观察及神经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当我们的大脑优先发挥“自我监控”功能时,它保证我们不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会导致我们丧失激情、创造力和娱乐的能力。而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时,大脑就自动关闭了对新想法的抑制功能。

在长达几十年的精神分析和实践中,在我的印象里,基本上所有患者都会被完美主义绑架或是深受其害。完美主义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体现在多个方面:传统观念、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等,当然还有外貌。

我们要认识到,每一种完美主义都会导致人们出现一系列不良情绪,比如恐惧、担忧、犹豫和自卑。此外,还需要谨记的一点是,我们越是因为不完美而感到遗憾、后悔和自责,就会。我们责备自己没有做到尽善尽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还会认为自身的不完美是不可原谅的。如此一来,我们会背负着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和越来越多的责备,感到精疲力竭,变得更加脆弱和焦虑。

我们不妨花些时间去探索典型的完美主义究竟是什么,我们会看到,完美主义不仅极力推崇优秀和伟大,还强迫我们必须做到,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自我平衡 平衡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关键概念,是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的相互作用,是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即决定的因素。——译者注

每个群体或家庭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中存在着规则、规范、信仰、冲突和禁忌,它们规定了我们做什么或说什么、不做什么或不说什么。当我们融入一个群体或一个新的家庭时,为了适应,我们还需要去了解这个系统的运作方式,遵守良好的集体规则,同时提防其不合理之处。

如果一个系统追求不切实际的完美,那么无论通过个人的还是集体的方式,系统中的成员都被强加上了一组约束性极强的代码。通常,这些群体中的人,不管是出于个人原因还是习惯使然,都会抵触新鲜事物。例如,面对新的想法和做法,或团队中注入了新鲜血液,特别是当这个新人有些自己独特的见解或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特点时,群体中的人很快就会开始设想自己正处在危险的边缘。

缄口不言成为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艺术。在崇尚完美主义的系统中,人们不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尤其是那些被定义为“负面”的情绪,但这种定义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因此,“从不解释,从不抱怨”是这类人群挚爱的格言之一。实际上,所谓的“负面”情绪并不存在,每一种情绪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为我们所有情绪的背后,都包含着未被满足的需求。只有某些极端病态的人群,例如变态、偏执狂、反社会者或精神病,他们表现出的情绪才会被人们否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大脑中负责控制冲动和情感的部分存在生理缺陷。由于控制不足,才会导致他们将情绪一股脑地宣泄出来。丧失情绪表达能力是非常严重的事:这不仅不利于我们建立人际关系,还从根本上损害了我们的健康和生命。这是一种危险的心理模式。

即使主流观念尽力粉饰完美主义,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完美主义也可能会导致厌女症、种族歧视和对人,尤其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从伦理的角度来看,无论针对肤色、社会出身、习俗还是针对其他因素产生的任何形式的排斥,都是不被接受的。在现实中,这些排斥具有彻底的伤害性和破坏性。它们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对既定事实的否定、蔑视和污名化,同时以欺凌、制裁和惩罚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残忍。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人们想要茁壮成长,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难如登天,甚至根本不可能。因为人们一旦被他人排斥,就会因此产生仇恨心理,这种仇恨具有极强的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因此,最好的做法是,我们要保护自己免受这些排斥的伤害,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远离它们。同样,我们也应尽量对各种形式的排斥进行批判,使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最后,完美主义者对他人极度挑剔,甚至会表现得尖酸刻薄。极度的完美主义不仅无法给人们提供安慰和支持,反而助长了残酷无情的竞争。如果连朋友和家人都不支持我们,那么还有谁会支持我们?从稚嫩的青葱岁月起,我们就期望自己的亲朋好友能够支持我们、欢迎我们、接纳我们、认可我们、尊重我们,如果可能的话,他们最好能一直用爱包容我们。然而,鲜有家庭或群体能够维持健康和平衡的发展,为我们提供这些基本的支持和尊重。奉行完美主义的系统能提供给个体的支持显然寥寥无几,它们对所谓的“优秀”趋之若鹜,生存在其中的个体则被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发展。

事实上,这种环境会阻碍其成员参与激励性的活动,尤其是那些具有自发性、能够为人们带来欢乐、充满热情的活动。事实证明,在这种环境下,一个人很难甚至不可能持续展现自己的独特性。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start next page